智研咨詢 - 產業(yè)信息門戶

2020年鋰電池產能將三倍于需求 價格暴跌 提質升級勢在必行【圖】

    受政策和需求雙重刺激,2017年以來,各大動力鋰電池生產企業(yè)開始爭相融資、不斷加大新廠房和新產線的投資力度,擴充產能搶占市場。各家電池企業(yè)由此很快便陷入了“囚徒困境”,進入產能競賽的狀態(tài),總體產能嚴重過剩。

    寧德時代2017年底時產能已超過17Gwh,之后僅IPO募投項目部分,就將再新增產能24Gwh。2018年底,公司總產能會達到38Gwh,到2020年底,根據寧德時代已有的產能規(guī)劃,總產能將達到80Gwh,即使保守預計,總產能也會在50Gwh以上。

    比亞迪則曾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,截至2017年底,電池產能是16Gwh,預計2018年還將在青海擴充10Gwh的三元電池產能,到2018年年底總產能將達26Gwh,2020年,產能預計將達40Gwh。

    另一家上市公司國軒高科表示,預計2018年動力電池產量可達到8-9Gwh,而整體產能可達到13-14Gwh,到2020年底,產能預計在20Gwh左右。

    據統(tǒng)計,以上三家龍頭公司外加億緯鋰能、比克動力、天津力神、彭輝能源、北京孚能、猛獅科技等在內的其他大中型動力電池生產企業(yè),到2020年的產能合計將接近300Gwh。若以一輛新能源汽車平均帶電50度(50Kwh)來估算,僅這些產能就可以滿足近600萬輛新能源車的電池需求。

    而根據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、發(fā)展改革委、科技部聯合印發(fā)的《汽車產業(yè)中長期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》,以及相關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,到2020年,國內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目標,產能是需求量的3倍之多,過剩嚴重。

    工信部數據顯示,2018年1-6月,我國電池制造業(yè)主要產品中,鋰離子電池累計完成產量579742.1萬自然只,累計同比增長10.7%。

    在效益方面,1-6月,全國規(guī)模以上電池制造企業(yè)累計主營業(yè)務收入2995.0億元,同比增長21.9%,實現利潤總額111.1億元,同比減少17.9%。

    由于激烈的行業(yè)競爭和洗牌,可以看到,2018年上半年行業(yè)格局呈現出非常顯著的兩級分化特點。

2018年上半年動力鋰電池裝機量前十企業(yè)市場份額

排行
電池企業(yè)企業(yè)
市場份額:%
1
寧德時代
41.6
2
比亞迪
21.4
3
國軒高科
5.9
4
孚能
4.6
5
億緯鋰能
3.5
6
比克動力
2.6
7
萬向
2.4
8
天津力神
1.7
9
北京國能
1.6
10
江蘇智航
1.2

資料來源:智研咨詢整理

    大多數中小企業(yè)同質化嚴重,無法滿足高端需求,訂單驟減、產能利用率不足、市場被擠壓嚴重,面臨岌岌可危的生存問題,已有企業(yè)開始掉隊。其中,2017年排名第三的沃特瑪由于資金鏈斷裂已經出局,其他稍小一些的企業(yè),如天津力神、北京國能、江蘇智航等,原本已不高的市場份額被進一步壓縮,而未上榜的規(guī)模更小的電池企業(yè)生存處境則更可想而知了。

    動力鋰電池市場內性能相近的產品,售價基本相差不多,并且整體動力電池的價格年均下降約30%,不斷下降的售價對各公司來說都是很大的壓力和挑戰(zhàn),業(yè)內的比拼集中在了成本和性能上,未來電池企業(yè)提質轉型升級勢在必行。

本文采編:CY235
公眾號
小程序
微信咨詢

版權提示: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,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。如發(fā)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、稿酬或其它問題,煩請聯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。聯系方式:gaojian@chyxx.com、010-60343812。

在線咨詢
微信客服
微信掃碼咨詢客服
電話客服

咨詢熱線

400-600-8596
010-60343812
返回頂部
在線咨詢
研究報告
可研報告
專精特新
商業(yè)計劃書
定制服務
返回頂部

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

標準化技術委員會

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

監(jiān)控分技術委員會

聯合發(fā)布

TC280/SC6在

用潤滑油液應

用及監(jiān)控分技

術委員會

標準市場調查

問卷

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
答完即刻抽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