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河航運是綜合運輸體系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促進流域經濟發(fā)展、優(yōu)化產業(yè)布局、服務對外開放等方面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一、內河運輸基礎設施發(fā)展現(xiàn)狀
2012年以來,內河水運建設固定資產投資規(guī)??傮w呈上升趨勢。2019年內河建設完成投資614億元,下降2.3%。
2012-2019年內河水運建設投資規(guī)模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2019年末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.73萬公里,比上年增加172公里。等級航道里程6.67萬公里,占總里程52.4%,提高0.2個百分點。三級及以上航道里程1.38萬公里,占總里程10.9%,提高0.3個百分點。
2012-2019年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情況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內河航道等級,是按照河流所能通行船只大小所作的等級分類。根據《內河通航標準》GB50139-2014,分為7個等級。
航運等級
航道分類 | 指標 |
一級航道 | 可通航 3000噸 |
二級航道 | 可通航 2000噸 |
三級航道 | 可通航 1000噸,三級航道尺度的最低標準為水深3.2米、底寬45米。 |
四級航道 | 可通航 500噸,四級航道尺度的最低標準為水深2.5米、底寬40米。 |
五級航道 | 可通航 300噸 |
六級航道 | 可通航 100噸 |
七級航道 | 可通航 50噸 |
資料來源:智研咨詢整理
目前我國各等級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別為:一級航道通航里程為1828公里占比1.4%;二級航道4016公里,占比3.2%;三級航道通航里程為7975公里,占比6.3%;四級航道11010公里,五級航道7398公里,六級航道17479公里,七級航道17044公里。等外航道里程6.05萬公里。
2019年內河航道等級結構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近年來,我國內河千噸級航道里程數量持續(xù)增長,從2012年的9894公里,增長到2019年的13819公里。其中一級航道通航里程從2012年的1395公里增長到2019年的1828公里;二級航道通航里程從2012年的3014公里增長到2019年的4016公里;三級航道通航里程從2012年的5485公里增長到2019年的7975公里。
2012-2019年內河千噸級航道里程情況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內河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數成下降趨勢,2012年到2019年內河港口泊位上減少了三分之一。特別是近三年泊位數量下降較快,僅2018年內河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數減少了3563個。2019年內河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為17331個。
2012-2019年內河港口生產用碼頭泊位數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另一方面,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穩(wěn)步增長。2019年內河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達到444個,占生產用碼頭泊位數比例為2.6%。
2012-2019年內河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截止2019年底我國有10萬噸級及以上內河港口泊位12個,占比2.7%;1-3萬噸級(不含3萬)內河港口泊位189個,占比42.6%。
2019年內河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結構(萬噸,%)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二、內河運輸裝備情況
隨著內河運輸千噸級航道里程數持續(xù)增長,我國內河運輸船舶呈大型化趨勢,內河運輸船舶數量呈下降趨勢,2019年內河運輸船舶數量為11.95萬艘。
2012-2019年內河運輸船舶數量情況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2015年以來內河運輸船舶凈載重量在1.3億噸左右。2016年達到13360.81萬噸,之后呈下降趨勢,2019年內河運輸船舶凈載重量為13080.08萬噸。
2012-2019年內河運輸船舶凈載重量情況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內河運輸船舶集裝箱箱位量穩(wěn)步增長,2012年到2019年船舶集裝箱箱位量翻了一倍。2019年內河運輸船舶集裝箱箱位為39.17萬TEU.
2012-2019年內河運輸船舶集裝箱箱位情況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三、運輸服務情況
近年來,內河運輸貨運量增長較慢。2019年內河運輸貨運量為39.13億噸。
2012-2019年內河運輸貨運量情況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根據智研咨詢發(fā)布的《2020-2026年中國河運行業(yè)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》顯示:2012年內河運輸貨物周轉量為7638.42億噸公里,占全社會貨物運輸周轉量的4.4%。2019年內河運輸貨物周轉量上升至16302.01億噸公里,占全社會貨物運輸周轉量的比重上升至8.4%。
2012-2019年內河運輸貨物周轉量情況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四、內河航運行業(yè)發(fā)展前景展望
2020年05月29日交通運輸部發(fā)布的《內河航運發(fā)展綱要》提出:科學開發(fā)和保護內河航運資源,著力補齊發(fā)展短板,加強與其他運輸方式銜接,加快提升效率效益,有力促進運輸結構優(yōu)化,實現(xiàn)內河航運現(xiàn)代化,更好服務交通強國建設和國家重大戰(zhàn)略實施。提出到2035年,基本建成人民滿意、保障有力、世界前列的現(xiàn)代化內河航運體系。
2035年內河航運發(fā)展目標為:
資料來源:交通運輸部、智研咨詢整理
2019年我國千噸級內河航道里程為1.38萬公里,內河運輸貨物周轉量占全社會比重為8.4%。根據規(guī)劃,未來15年,我國將增加1.12萬公里的千噸級內河航道里程,此外內河運輸貨物周轉量也將持續(xù)增長。交通運輸部也提出將統(tǒng)籌使用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,加強航道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養(yǎng)護以及符合高質量發(fā)展,預計未來內河水運建設投資規(guī)模將呈增長態(tài)勢。


2022-2028年中國內河運輸行業(yè)市場調查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
《2022-2028年中國內河運輸行業(yè)市場調查分析及投資前景評估報告》共十二章,包含內河運輸行業(yè)投資戰(zhàn)略研究,內河運輸經營策略和投資戰(zhàn)略分析, 研究結論及投資建議等內容。



